close

2009年的台灣已成為「驚惶之島」。全球金融海嘯危機,導致全民人心惶惶,隨之而起的「裁員」、「減薪」、「無薪假」讓勞動階層民眾飽受失業的恐懼;政治層面的震盪亦是引起不安的根據之一。不管是傾向中國政策、經濟政策、施政能力等等,社會大眾的「驚惶」層面和程度更是有擴大增強的現象。「賭城」的議題、青少年價值觀物化傾向、治安惡化、詐騙電話滿天飛,黑心貨品食物充斥市面,台灣的「沈淪」速度之快令人擔心、驚怕。

「恐懼」有令人離開台灣的功能,但亦有使人消極逃避,不敢面對生活的窘況,甚而結束生命的可能性。

經濟的不景氣導致社會的自殺率升高即是一例,此外政治的亂象讓人民對於公共事務,政黨活動失去興趣或懷有戒心,結果是社會的凝聚力鬆散,民眾對台灣前途充滿不確定感。社會文化庸俗化,價值物化,道德敗壞則讓一般大眾產生迷惘性的憂慮,不管什麼是對,什麼是錯,人生沒有什麼原則和方向。詐騙,虛假的生活環境挫折讓人有損失性的懼怕,包括:身家財產至而生命有受損、受傷的不安全感。

然而在驚惶中,「共同體之愛」提供了一些去除恐懼之道。相對於大環境的嚴苛,冷峻局面,社區鄰里互助的故事卻溫暖了許多困境中的弱勢者。

最近社區中傳統「店仔」成為失業者和老人聚集的場所,幾盤簡便小菜,加上幾瓶米酒助興,店仔成了「舒壓」中心,大家暢談心中的鬱卒,工作的壓力,職場上的不平待遇….。雖然暫時的「解放」無助於現實困境的解除,但可能降低了自殺和家暴發生的可能性。社區一所大學在校長的倡導下,老師們紛紛解囊捐款做為學生助學金,餐廳包商也共襄盛舉提供每份20元的中餐,給有需要的同學。學校的師生成了一個愛的共同體。台南的一間教會編列的百萬預算計畫,在不景氣極度惡化時,提供社區民眾免費午餐;與社區民眾共度難關….社區的溫馨故事在社會大環境急變時,總能安慰、鼓舞人心,並帶來盼望。「921」大地震、「SARS」事件當中,我們都經歷過,當前的經濟海嘯,政治社會亂象危機,我們深信社區「共同體之愛」,仍是除去我們恐懼、驚惶的力量來源。教會基督徒是否同意且把握當前的危機和契機,見證基督為世人捨身付出之愛呢?

「愛裡沒有懼怕,愛既完全,就把懼怕除去」(約翰一書四:18a)      

  By孝忠牧師(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口埤教會)   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台南BCL社青團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